绿衣使者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后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⒉ 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⒊ 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绿衣使者[lǜyīshǐzhě]⒈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后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⒉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⒊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
基础解释:
原指鹦鹉。现用以称邮递员。
网友释义:
绿衣使者,拼音为lǜyīshǐzhě,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汉语大词典:
(1).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绿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后因以“绿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2).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渊鉴类函·鳞介四·龟》:“绿毛龟出蕲州,大如五铢钱,毛中有金线,脊背三棱,底甲如象牙色,俗名绿衣使者。”(3).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花城》1981年第6期:“多谢绿衣使者很快就送给她一封父亲写的回信。”
国语辞典:
⒈ 鹦鹉。相传唐时长安城富豪杨崇义,为其妻刘氏及邻人李弇所杀,埋于枯井中。当县官至杨府搜证时,案发当时唯一在现场的鹦鹉突然开口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于是真相大白。唐玄宗得知后,封此鹦鹉为绿衣使者,自此,绿衣使者复为鹦鹉的代称。见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鹦鹉告事》。⒉ 邮差。绿衣使者[lǜyīshǐzhě]⒈鹦鹉。相传唐时长安城富豪杨崇义,为其妻刘氏及邻人李弇所杀,埋于枯井中。当县官至杨府搜证时,案发当时唯一在现场的鹦鹉突然开口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于是真相大白。唐玄宗得知后,封此鹦鹉为绿衣使者,自此,绿衣使者复为鹦鹉的代称。见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鹦鹉告事》。⒉邮差。成语解释绿衣使者
辞典修订版:
鹦鹉。相传唐时长安城富豪杨崇义,为其妻刘氏及邻人李弇所杀,埋于枯井中。当县官至杨府蒐证时,案发当时唯一在现场的鹦鹉突然开口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于是真相大白。唐玄宗得知后,封此鹦鹉为绿衣使者,自此,绿衣使者复为鹦鹉的代称。见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鹦鹉告事》。邮差。也称为「绿衣人」。
辞典简编版:
指邮差。因穿着绿色制服而得名。 【造句】绿衣使者辛勤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里,将信件顺利送达收件人手中。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鹦鹉。相传唐时长安城富豪杨崇义,为其妻刘氏及邻人李弇所杀,埋于枯井中。当县 官至杨府蒐证时,案发当时唯一在现场的鹦鹉突然开口说:杀家主者刘氏、李弇也 。于是真相大白。唐玄宗得知后,封此鹦鹉为绿衣使者,自此,绿衣使者复为鹦鹉 的代称。见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鹦鹉告事。邮差。或称为绿衣人。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其他释义: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字义分解
读音:lù,lǜ
[lù,lǜ]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绿色。绿叶。绿灯。绿化。绿洲。绿茶。绿地。绿茸茸。绿水青山。
读音:yī
[y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 姓。
读音:shǐ
[shǐ]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 让,令,叫:迫使。
◎ 假若:假使。即使。
◎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读音:zhě
[zhě]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