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杀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勒人之颈而使之死。缢杀[yìshā]⒈谓勒人之颈而使之死。
引证解释:
⒈谓勒人之颈而使之死。引《公羊传·僖公元年》:“夫人薨于夷,则齐人曷为以归?桓公召而縊杀之。”《后汉书·刘玄传》:“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於郊下,因令縊杀之。”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郑中丞﹞昨以忤旨,命内官縊杀。”巴金《卢骚与罗伯斯庇尔》:“革命跟着罗伯斯庇尔被缢杀了。”
网络解释:
缢杀缢杀,就是用绳索套头,致人于死,流行于埃及、波斯一带。罪人被缢杀后,尸体仍悬在木梁上(创40∶19),用来警告众人。《圣经》中也记有自缢而死的人(撒下17∶23,太27∶5)。
综合释义:
谓勒人之颈而使之死。《公羊传·僖公元年》:“夫人薨于夷,则齐人曷为以归?桓公召而縊杀之。”《后汉书·刘玄传》:“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於郊下,因令縊杀之。”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郑中丞﹞昨以忤旨,命内官縊杀。”巴金《卢骚与罗伯斯庇尔》:“革命跟着罗伯斯庇尔被缢杀了。”
其他释义:
1.谓勒人之颈而使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