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闰

更新时间:2025-05-29
zhì rùn
置闰的解释

1.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

词语解释:
1.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置闰[zhìrùn]⒈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
引证解释:
⒈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参见“闰年”、“闰月”。引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商时置闰皆在岁末,故殷墟卜辞屡云十三月。”
网络解释:
置闰置闰,是中国古代历法为调节阴历与太阳运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阴历月数的方法。阴历每月为29.53天,而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年)为365.2422天,如果阴历12个月为一年,则每年就比太阳年少11天,3年少33天。就是说太阳年比阴历年多出了一个月有余。30年就多出11个月,33年就多出了一年。为了“填补”这个差距,古人根据阴历和阳历的岁差,在适当的年份里增加一个月(即人为规定这一年有13个月),这种方法就叫“置闰”。由于太阳运行周期不是月相变化周期的整倍数,置闰是历法中非常复杂、繁难的学问。我国从公元前2600多年前黄帝时代开始记年,前2350年前(尧帝)开始以置闰调整阴阳历,但直到祖冲之时代(462年)才有了精密的置闰之法。
网友释义:
闰日(rùnr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约为365.2422天,而国际通用的日历上每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说,每隔4年日历上就要多出将近一天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余数,年数不为100的倍数且能被4整除和年数为100的倍数且能被400整除的就额外增加一天,这一天为闰日——即2月29日。
汉语大词典:
设置闰月。系调整历法纪年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差数的方法。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商时置闰皆在岁末,故殷墟卜辞屡云十三月。”参见“闰年”、“闰月”。
置闰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ì

[zhì]

放,摆,搁: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 设立,设备:装置。设置。 ◎ 购买: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读音:rùn

[rùn]

每四年加一日,称“闰日”。有闰日的这一年称“闰年”。这是公历的“闰”。中国的农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称“闰月”,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 ◎ 偏,副,对“正”而言:闰位(旧称非正统的帝位)。

置闰造句 更多
1、阳遁从冬至开始,阴遁从夏至开始,在二至之前的节气置闰,就是在阳遁阴遁开始之前把符头调好,使符头和节气尽量接近,而不致超过过多。2、其闰余满闰限,即为置闰,以月内无中气为定。3、配以八门,八神列矣;加以三盘,三才正矣;重以三奇,三光耀矣;积时置闰,岁功成矣;一节三元,二十四气备矣。4、商代日历已经...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