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背篼 bèidōu
[basket] 〈方〉∶竹、藤、柳条等做成的背在背上运送东西的器具

详细解释

亦作“ 背兜 ”。方言。即背篓。 艾芜 《还乡记》:“割草姑娘连忙把割好的草,装进大背篼,背在背上。” 沙汀 《凶手》:“从庙门口望出去,已经看不见一只尖底背篼,也听不见一声鹤嘴锄掘土的声响了。”《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 三子 有点急,跳下车,把背兜往肩上一挎,就匆匆上了路。”参见“ 背篓 ”。

字义分解

读音:bèi,bēi

[bèi,bēi]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 偏僻:背静。 ◎ 听觉不灵:耳背。

读音:dōu

[dōu]

〔篼子〕走山路坐的竹轿,一般用竹椅捆在两根竹竿上做成。 ◎ 盛东西用的竹器,亦有用藤或柳条做成的:背篼。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