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羹鲈脍

更新时间:2025-05-23
chún ɡēnɡ lú kuài
莼羹鲈脍的解释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词语解释:
《晋书.文苑传.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菇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因以'莼羹鲈脍'用为思乡辞官的典故。
基础解释:
莼:一种蔬菜名,多年生水草,叶、茎可做汤。鲈:鲈鱼。脍:切得很细的肉或鱼。想吃用莼菜做成的汤,把鲈鱼切细做成的菜。指家乡美味。
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蓴羹鱸膾”用为思乡辞官的典故。引《晋书·文苑传·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蓴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宋辛弃疾《满江红·卢宪移漕建宁诸公饯别余为酒困卧青涂堂上三鼓方醒》词:“纸帐梅花归梦觉,蓴羹鱸膾秋风起。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清方文《汾湖赠祖仲美》诗:“蓴羹鱸膾菰米饭,至今秋气长鲜新。”
综合释义: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哉!◎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
网友释义:
莼羹鲈脍:成语,表意为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比喻为思乡的心情。成语典出《世说新语。说鉴》: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个成语也有赞美不追逐名利的意思。
国语辞典:
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有归隐故里之思。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比喻归隐之思。宋.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词:「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也作「莼鲈」。
出处:
《晋书·文苑传·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其他释义: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莼羹鲈脍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hún

[chún]

〔莼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简称“莼”。 ◎ (蒓)

读音:gēng

[gēng]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读音:lú

[lú]

〔鲈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为常见的食用鱼类。 ◎ (鱸)

读音:kuài

[kuài]

细切的肉:脍鲤。脍炙人口(喻诗文或事物受人欢迎,被人传诵)。

莼羹鲈脍造句 更多
1、西湖莼菜与松江鲈鱼并提“莼羹鲈脍”,在历史上有一段“莼鲈之思”的佳话——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只因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遂弃官归乡。2、“海外侨亲思一脔,莼羹鲈脍故园情”。3、江南虽是故乡,莼羹鲈脍,牵惹游魂,但哪里回得去啊!只好逗留京都,苟延残喘罢了。4、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