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翣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古代棺饰。或为覆于棺上的彩帛,或为绘于外板的彩饰。《礼记·檀弓下》:“是故制绞衾,设蔞翣,为使人勿恶也。” 郑玄 注:“蔞翣,棺之墙饰。《周礼》蔞作柳。” 清 黄宗羲 《紫环姜公墓表铭》:“ 倪文正 浅土三十年,过者但挥泪而去,公买地塟之,蔞翣芻灵,礼文毕备。”

字义分解

读音:lóu

[lóu]

〔蒌蒌〕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滨。亦称“白蒿”。 ◎ 〔蒌叶〕常绿木本植物,果实有辣味,可制酱。 ◎ (蔞)

读音:shà

[shà]

古代出殡时的棺饰:“饰棺墙,置翣。” ◎ 古代帝王仪仗中的大掌扇:“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 ◎ 古代钟、鼓、磬架横木上的扇形装饰:“周之璧翣。”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