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

更新时间:2025-05-23
pí fú hàn shù
蚍蜉撼树的解释

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词语解释: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蚍蜉撼树[pífúhànshù]⒈见“蚍蜉撼大树”。
引证解释:
⒈见“蚍蜉撼大树”。
综合释义:
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蚂蚁缘槐夸大国,~谈何易。◎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网友释义:
蚍蜉撼树(pífúhànshù),成语,该成语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国语辞典:
比喻不自量力。参见「蚍蜉撼大树」条。蚍蜉撼树[pífúhànshù]⒈比喻不自量力。参见「蚍蜉撼大树」条。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近不自量力螳螂挡车以卵击石反泰山压卵成语解释蚍蜉撼树
辞典修订版:
比喻不自量力。参见「蚍蜉撼大树」条。《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
辞典简编版:
比喻不自量力。 【造句】妄想以一己之力改造全世界,无异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成语词典版:
01.《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02.《续传灯录.卷一六.吉州禾山德普禅师》:「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汝敢雌黄!蚍蜉撼树,汝今是矣。」03.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三.史通》:「要之蚍蜉撼树,言匪由衷,柳翳隐形,志在避祸,千载之下,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04.《花月痕.第一回回目》:「蚍蜉撼树学究高谈,花月留痕稗官献技。」05.《飞龙全传.第四八回》:「北汉勤兵因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旌旗一指兵争夺,鼠窜狼奔过晋阳。」06.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若前明晦伯元瑞之于升庵,各挟己见,所论又未尽允确,难免蚍蜉撼树之讥。」
出处:
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其他释义:
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蚍蜉撼树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pí

[pí]

〔蚍蜉〕大蚂蚁,如“蚍蚍撼大树”。

读音:fú

[fú]

〔蜉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 ◎ 〔蚍蜉〕见“蚍”。

读音:hàn

[hàn]

搬动:撼顿(搬动颠仆)。撼天动地。“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用言语打动人:“微言撼之”。

读音:shù

[shù]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 种植,培育: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 立,建立:树立。树敌。 ◎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树梅花。 ◎ 姓。

蚍蜉撼树造句 更多
1、再说,他也知道如今官司不好打,俗话说,官官相卫,老百姓同官员打官司无异于蚍蜉撼树,因此,他沉吟了一下,道:“那我回去和亲戚商量商量再说。2、儒家学说自有长处,不是他蚍蜉撼树所能动摇的。3、就凭你们三五个人就想把这条大河治好!真是蚍蜉撼树。4、单靠几篇社论要扭转这股邪风,正有如蚍蜉撼树,起不了作用...
1、他这种蚍蜉撼树的举动,对事情的发展,產生不了作用。 2、人与大象比力气就好比蚍蜉撼树。 3、个别百姓想告倒个别干部,简直就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1、但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农资电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时代前进的车轮不是某个人就能阻挡的。2、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再微弱的生命也会为了生存而不断挣扎,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不是自不量力,是对生命的态度,力所不能及也要迎难而上,这是对生命的呐喊。3、春节时,造反派又来了,给王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1、这事已势不可遏,任何想阻挡它的人都将如螳臂当车、蚍蜉撼树。2、他这种蚍蜉撼树的举动,对事情的发展,产生不了作用。3、俗话说: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俗话又说:水滴石穿。只要有恒心,坚持努力,同时不要忘记多多借鉴一下蚍蜉的团结合作精神,祝你理想一定会实现。4、一小撮国际反华分子想分裂中国,实在是蚍蜉撼...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