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旃
 更新时间:2025-05-23

基本解释

帝王或高官出行时所树的大旗。 隋 江总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行旃方境逝,去棹艤江干。” 唐 储光羲 《荥阳马氏二子》诗:“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

字义分解

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háng,hàng,héng,xíng]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 步行的阵列。 ◎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读音:zhān

[zhān]

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 同“毡”。 ◎ 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