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言敏行

更新时间:2025-05-23
nè yán mǐn xínɡ
讷言敏行的解释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词语解释:
讷言: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行:办事有智慧,反应迅速、灵活。形容说话谨慎,行动敏捷。讷言敏行[nèyánmǐnxíng]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后以“讷言敏行”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引证解释:
⒈后以“訥言敏行”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引《论语·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伯父河”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河质性忠直,訥言敏行,有气干,能服勤。”唐孙逖《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昔万石君、建陵侯,皆以訥言敏行,前史称为长者。”宋朱熹《答王近思书》:“不可不深自警省,訥言敏行,以改故习之谬也。”⒈后以“訥言敏行”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引《论语·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伯父河”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河质性忠直,訥言敏行,有气干,能服勤。”唐孙逖《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昔万石君、建陵侯,皆以訥言敏行,前史称为长者。”宋朱熹《答王近思书》:“不可不深自警省,訥言敏行,以改故习之谬也。”成语解释讷言敏行
网友释义: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为夫子说:“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其他释义: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讷言敏行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nè

[nè]

语言迟钝:木讷。口讷。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读音:yán

[yán]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读音:mǐn

[mǐn]

迅速,灵活:敏捷。敏感。敏锐。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灵敏。聪敏。神经过敏。 ◎ 奋勉:敏求(勉力以求)。

读音:háng,hàng,héng,xíng

[háng,hàng,héng,xíng]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 步行的阵列。 ◎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讷言敏行造句 更多
1、河质性忠直,讷言敏行,有气干,能服勤,常为前驱,后领左右兵,典知内事,待以腹心之任。2、畅所欲言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比较虚,虽然是口水多过茶之辈的兴奋剂,但讷言敏行的人士不一定感冒,不妨略过不提。3、熟悉二人的人士评价,俩人性格互补,冯相对内向,讷言敏行,思虑细致,长于管理;杜相对外向,善于外交,...
1、野田的这种性格在一向讷言敏行的日本人中并非稀有,但在政坛就异常可贵了。 2、少说多做,广州经济敢于硬碰硬;讷言敏行,捧出成果实打实。
1、虚怀若谷、讷言敏行是他们共同的属性,而那些轻狂的人如稗子一般,急着去炫耀自己,不懂谨言慎行,更不知天高地厚。2、他身上始终保有历尽艰辛的底层人士审时度势、抓住机会的聪明和讷言敏行的坚守,断不轻易交托于人,无论时间、心事还是人生规划。3、他是一个讷言敏行的人。4、珍惜时间和生命,博学广闻,讷言敏行...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