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的解释
买卖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实际交易由经纪人和证券商办理。最早的是1613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国最早的是1905年设立的“上海众业公所”。建国后,一度取消证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词语解释:
⒈ 买卖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实际交易由经纪人和证券商办理。最早的是1613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国最早的是1905年设立的“上海众业公所”。建国后,一度取消证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zhèngquànjiāoyìsuǒ]⒈买卖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实际交易由经纪人和证券商办理。最早的是1613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国最早的是1905年设立的“上海众业公所”。建国后,一度取消证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基础解释:
依法设立的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场所的非营利性法人机构。分公司制和会员制两种,通常以会员制为主。中国内地目前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引证解释:
⒈ 买卖股票、公司债、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处所。最早的证劵交易所是1613年设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⒈买卖股票、公司债、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处所。最早的证劵交易所是1613年设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综合释义:
买卖股票、公司债、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处所。最早的证劵交易所是1613年设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网友释义:
证券交易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经政府证券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有形场所。在我国有四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湾证券交易所。
国语辞典:
⒈ 国家或公司的债票、股票以及其他一切有价证券等交易之处,专为便利买卖及平准市价而设。证券交易所[zhèngquànjiāoyìsuǒ]⒈国家或公司的债票、股票以及其他一切有价证券等交易之处,专为便利买卖及平准市价而设。
辞典修订版:
国家或公司的债票、股票以及其他一切有价证券等交易之处,专为便利买卖及平准市价而设。
英语:
trade,stock exchange,member firm,Amex,American Stock Exchange,
法语:
bourse des valeurs
其他释义:
买卖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的机构。本身不参与交易,而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实际交易由经纪人和证券商办理。最早的是1613年成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中国最早的是1905年设立的“上海众业公所”。建国后,一度取消证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g
[zhèng]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读音:quàn,xuàn
[quàn,xuàn]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国库券。入场券。证券。稳操胜券。
读音:jiāo
[jiāo]
付托,付给:交活儿。交卷。交差。
◎ 相错,接合:交点。交界。交错。交相。交辉。交响乐。
◎ 互相来往联系:交流。交易。交涉。
◎ 与人相友好:交朋友。交契。
◎ 一齐,同时:交并。交作。风雨交加。
◎ 两性和合:性交。杂交。
◎ 同“跤”。
读音:yì
[yì]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 和悦:平易(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 改变:易手。易地。变易。
◎ 交换:交易。贸易。
◎ 轻慢:贵货易土。
◎ 芟治草木: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 古书名,《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
◎ 姓。
读音:suǒ
[suǒ]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