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更新时间:2025-05-24
jǐn yán
谨言的解释

1.敬慎进言。 2.谓恭敬上言。 3.审慎发言。

词语解释:
1.敬慎进言。2.谓恭敬上言。3.审慎发言。谨言[jǐnyán]⒈敬慎进言。⒉谓恭敬上言。⒊审慎发言。
引证解释:
⒈敬慎进言。引《穀梁传·桓公三年》:“夏,齐侯、衞侯胥命于蒲。胥之为言犹相也。相命而信諭,谨言而退,以是为近古也。”⒉谓恭敬上言。引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臣德裕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谨言。”宋张耒《皇太后谥册文》:“恭惟神灵在天,休闻在下,光於宗社,表於有宋,亿载万世,与国无极,呜呼哀哉!谨言。”⒊审慎发言。引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林酒仙》:“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西游记》第五四回:“三藏回头吩咐道:‘悟能,谨言!谨言!’”
网络解释:
谨言(2013晋江网耽美小说)《谨言》,2013年晋江网签约作者来自远方的耽美小说,自2013年5月7日开始连载,截止至2013年12月11日正文完结,正文共274章,番外6篇。
释义:
1、敬慎进言。2、谓恭敬上言。3、指审慎发言。
综合释义:
敬慎进言。《穀梁传·桓公三年》:“夏,齐侯、衞侯胥命于蒲。胥之为言犹相也。相命而信諭,谨言而退,以是为近古也。”谓恭敬上言。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臣德裕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谨言。”宋张耒《皇太后谥册文》:“恭惟神灵在天,休闻在下,光於宗社,表於有宋,亿载万世,与国无极,呜呼哀哉!谨言。”审慎发言。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林酒仙》:“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西游记》第五四回:“三藏回头吩咐道:‘悟能,谨言!谨言!’”
网友释义:
谨言,汉语词汇,指审慎发言。
汉语大词典:
(1).敬慎进言。《谷梁传·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胥之为言犹相也。相命而信谕,谨言而退,以是为近古也。”(2).谓恭敬上言。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臣德裕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谨言。”宋张耒《皇太后谥册文》:“恭惟神灵在天,休闻在下,光于宗社,表于有宋,亿载万世,与国无极,呜呼哀哉!谨言。”(3).审慎发言。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林酒仙》:“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西游记》第五四回:“三藏回头吩咐道:‘悟能,谨言!谨言!’”
国语辞典:
谨慎小心的说话,如:「谨言慎行」。谨言[jǐnyán]⒈谨慎小心的说话。例如:「谨言慎行」。
辞典简编版:
谨慎小心的说话。 【造句】谨言慎行
谨言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ǐn

[jǐn]

慎重,小心:谨慎。谨严。谨防。勤谨。谨小慎微。 ◎ 郑重,恭敬:谨启。谨祝。

读音:yán

[yán]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谨言造句 更多
1、一句话出口前,你是它的主人,出口之后,它是你的主人。钉子可以从木板中拔出,说出去的话却无法收回。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2、然而方谨言却是毫不慌乱,不急不缓,他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总是能够找到丧尸最稀少的路线,然后在丧尸聚拢之前,从期间穿越过去。3、...
1、相比其他专家、房企大佬谨言慎语,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可谓业内两支“火尖枪”。 2、提醒广大网友在言论方面当谨言慎语。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