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髈

更新时间:2025-05-22
tí tí
蹄髈的解释

1. [方]∶猪腿的上部。

词语解释:
蹄髈típǎng。(1)〈方〉猪腿的上部。蹄髈[típǎng]⒈〈方〉:猪腿的上部。英theuppermostpartofalegofpork;
基础解释:
猪腿的上部。
网络解释:
蹄髈江南地区的称呼,北方所说的肘子,一般江南或西南称蹄髈,将猪蹄放在水中,放入各种调料慢煮。鲜嫩可口。分为前后蹄髈(前后肘),前蹄(前肘)肉多,后蹄(后肘)骨大,卖价稍有差别,以前蹄为好。
其他释义:
1.[方]∶猪腿的上部。
蹄髈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í

[tí]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蹄子。蹄筋。

读音:pǎng

[pǎng]

古同“膀”。

蹄髈造句 更多
1、热菜四个,发菜蹄髈、蟹粉豆腐、糖醋小排、玉兰烤麸。2、前蹄髈直接斩下来就可以,但处理前腿的时候要慢慢分出小排、扇骨;后蹄髈卸下来后要去掉里面的骨头,小刀要顺着里面的关节剔下去。3、我希望我的生命终止于对蹄髈的回忆,不管届时母亲与姑妈的亡魂如何瞪视,我坚持用一瓶高粱炖它,炒一把大蒜辣椒,并且发狂地...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