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铁证
 更新时间:2025-05-26

基本解释

  钓鱼岛 铁证 1325万

  被多位海内外学者认为是“钓鱼岛归属中国铁证”之一的《浮生六记》佚文《海国记》钱梅溪手抄本原件20日在北京一拍卖场上以1325万元(不含佣金)的高价易主。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在流传中也曾佚失最后两卷。2005年秋,山西人彭令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偶然购得清代钱梅溪的手迹原件《记事珠》。后经国内权威专家认定,《记事珠》中的条目《海国记》,应当就是《浮生六记》遗失的卷五《中山记历》。

  更重要的是,这段文献记载了1808年沈复经钓鱼岛赴琉球途中的所见所闻,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描写清晰地勾勒出文稿成形时期中国国界的钓鱼岛段,比日本宣称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该岛的时间早了76年。

  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原司长鹿守本认为,这个原件是(有手翰留下的)古代名人于1840年以前亲笔书写有“钓鱼台”或“钓鱼岛”三个字,唯一流传至今的墨迹。“此古代名人真迹孤本,对钓鱼岛的影响与意义必将深远。”

字义分解

读音:diào

[diào]

用饵诱鱼上钩:钓鱼。钓饵。垂钓。钓具。 ◎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钓誉。

读音:yú

[yú]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 姓。

读音:dǎo

[dǎo]

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岛屿。半岛。海岛。岛链(排列成一串的许多岛)。

读音:tiě

[tiě]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形容坚硬: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 形容确定不移: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 形容刚正:铁面无私。 ◎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铁着脸。 ◎ 黑色:铁骊。铁青。 ◎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铁。 ◎ 姓。

读音:zhèng

[zhèng]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展开更多
其他的词语
热门词语推荐
大家都在看
首页
栏目
栏目
栏目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