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的解释
词语解释:
镌刻juānkè。(1)雕刻。镌刻[juānkè]⒈雕刻。例那通碑上镌刻着一篇铭文。英engrave;
基础解释:
(动)雕刻:~碑碣|崖壁上~有名家诗句。
引证解释:
⒈亦作“鎸刻”。雕刻。引《后汉书·蔡邕传》:“邕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熙寧中,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芡,悉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鐫刻。”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随经翰林院书写发到。工部相地,諏吉庀材鳩工,建立碑亭,礱石鐫刻。”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上》:“他们正在叮叮当当,在大石碑上,镌刻那些抗日烈士的不朽芳名。”
网络解释:
镌刻镌刻,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综合释义:
亦作“鎸刻”。雕刻。《后汉书·蔡邕传》:“邕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熙寧中,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芡,悉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鐫刻。”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随经翰林院书写发到。工部相地,諏吉庀材鳩工,建立碑亭,礱石鐫刻。”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上》:“他们正在叮叮当当,在大石碑上,镌刻那些抗日烈士的不朽芳名。”
汉语大词典:
亦作“镌刻”。雕刻。《后汉书·蔡邕传》:“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宋沈括《梦溪笔谈·异事》:“熙宁中,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芡,悉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镌刻。”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随经翰林院书写发到。工部相地,诹吉庀材鸠工,建立碑亭,砻石镌刻。”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上》:“他们正在叮叮当当,在大石碑上,镌刻那些抗日烈士的不朽芳名。”
国语辞典:
雕刻。镌刻[juānkè]⒈雕刻。引《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近雕刻
辞典修订版:
雕刻。《后汉书.卷六零下.蔡邕传》:「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辞典简编版:
雕刻。 【造句】人们把战争的惨痛教训镌刻于纪念碑上,以警惕后人。
其他释义:
雕刻:大殿柱子上~着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