鼖鼓的解释
词语解释:
大鼓。鼖鼓[féngǔ]⒈大鼓。
引证解释:
⒈大鼓。引《书·顾命》:“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郑玄注:“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鼖鼓景鐘催节奏,洪声考击彻青冥。”章炳麟《官制索隐》:“而鼖鼓、赤刀、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则讲武之具也。”
网络解释:
鼖鼓大鼓。《书·顾命》:“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
综合释义:
大鼓。《书·顾命》:“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郑玄注:“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鼖鼓景鐘催节奏,洪声考击彻青冥。”章炳麟《官制索隐》:“而鼖鼓、赤刀、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则讲武之具也。”
汉语大词典:
大鼓。《书·顾命》:“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郑玄注:“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鼖鼓景钟催节奏,洪声考击彻青冥。”章炳麟《官制索隐》:“而鼖鼓、赤刀、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则讲武之具也。”
其他释义:
1.大鼓。